當前位置:首頁 > - 文章中心 > - 行業新聞 |
新疆元素溫暖鐵藝 “鋼鐵三兄弟”鐵藝作品走紅網絡
|
發布時間:2018/2/23 10:47:15 來源:新疆日報 瀏覽次數:2427 |
呼圖壁縣的馬馳、陳海軍和許高鵬三個年輕人,自從廢品回收站淘來汽車零件、鋼板制作了4噸重的《吉象》等作品走紅網絡,被網友稱為化腐朽為神奇的“鋼鐵三兄弟”也因此忙了起來。
“鋼鐵三兄弟”其實沒有血緣關系,今年29歲的許高鵬從小在呼圖壁長大,西南交通大學戲劇專業畢業后回到故鄉,在幫一個酒吧搞設計裝修時結識了陳海軍和馬馳。當變廢為寶制作鐵藝的想法被提出后,三人一拍即合,“鋼鐵三兄弟”組合也由此誕生。
栩栩如生、做工細致的“鋼鐵制造”隨著網絡不脛而走,兄弟三人也淘到了第一桶金,《吉象》共售出了18萬元。之后,三兄弟一鼓作氣,干脆成立了工作室,專心發展鐵藝事業。
打出了品牌后,繼續做什么?三兄弟想著將新疆元素融入到鐵藝中。經商量后,極具新疆特色的少數民族樂器成了他們的首選。
雖然知道十二木卡姆,但是由哪些樂器演奏的?三人都說不出幾個。為了真實還原樂器全貌,三人干脆去新疆國際大巴扎、阿勒泰等地,尋找這些樂器的原形。
熱瓦甫這類的常見樂器還好找,像卡龍琴這樣近乎絕跡的樂器根本找不到蹤影。為此,他們多次去新疆藝術學院查閱史料,在知情人的指點下,他們得到了民間藝人的點撥。
當8件樂器在2014年第二屆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創意博覽會上一亮相,立即吸引了各方關注。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認同,也有各地買家的求購,下訂單要他們再做一套哈薩克樂器,甚至還有人將哈薩克斯坦帶回的珍貴手稿無償奉上。
“我有時也疑惑為什么走到哪里都會有這么多人提供幫助?我們做的事兒跟他們也沒太大關系。”湖南人陳海軍把這些歸結為“新疆人的那股子實在勁”。去過很多地方的他一來就再也沒打算離開,最近他干脆把家也搬到了工作室,“兩個孩子都已經從湖南過來,先后在縣上入學入園了,已經完全融入了這里,我也更安心干事業了。”下一步他打算在縣上買套房子,成為一個地道的新疆“兒子娃娃”。
今年年初新疆舉辦十三冬,“鋼鐵三兄弟”特意為參與冬運的新疆選手制作了一只高1.9米的“鐵雕鷹”,寓意新疆健兒將取得優異成績。還精細制作了印有“十三冬”LOGO的鐵藝昆蟲微雕,“在微信中曬了幾幅作品后,不少遠在成都、深圳的朋友訂購作品,他們無法親自來觀看冬運會賽事,通過這些鐵藝微雕也可以感受冬運會的氛圍。”許高鵬說。
馬上要有自己創客空間的“鋼鐵三兄弟”現在不光想著讓更多有新疆元素的雕塑呈現在全國的市場上,他們還希望“縣上有一些畢業后未就業的年輕人可以來我們的工作室,說不定也會愛上這堆鐵疙瘩。人多力量大,大家一定會碰撞出更多有創意的作品。”
|
推薦鐵藝產品 |
|
|